曾为保鲜添加硼砂 肇庆裹蒸粽制定标准 曾为保鲜添加硼砂 肇庆裹蒸粽制定标准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4-03-06 14:41:05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“除夕浓烟笼紫陌,家家尘甑裹蒸香”,这两句古诗,道出了肇庆人吃裹蒸粽至今不变的乡俗。不过到今天,肇庆人手工家庭小作坊制作裹蒸粽的观念要变一变了,小作坊普遍存在的生产卫生条件差,生产设施简陋,工艺落后等问题制约着肇庆裹蒸粽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为保鲜添加硼砂
据记载,早在汉代,蛋黄鲜肉裹蒸可加工,西江两岸城乡居民早已有春节包裹蒸粽的习俗,加上制作裹蒸粽的冬叶是肇庆地区特有的一种农作物,用它制作的粽子与用莲叶及其他材料制作的粽相比别有一番风味,这也就成了肇庆的特产,**珠三角。
肇庆市质监局局长李康廷告诉记者,鼎盛的时候,肇庆裹蒸粽小作坊和农户近100家,而规模化的企业只有三四家。小作坊卫生、质量、安全意识较差,有些人销售过期变质的产品,甚至有些人为了保持裹蒸粽新鲜添加带香味的硼砂,这些都严重危害了肇庆裹蒸粽的声誉。
肇庆裹蒸粽
抽查合格率为85.2%
据较近调查统计,肇庆从事裹蒸粽的人员有200多人,裹蒸粽企业约有60家,年产值约5000万元。其中证照齐全的裹蒸粽生产企业有16家,证照不全或无证无照或**范围生产经营的企业有46家,查处生产不合格裹蒸粽6宗,取缔了13家无证照企业。今年3月份抽查裹蒸粽48批次,合格率71.43%,整治后,9月初抽查裹蒸粽55批次,合格率为85.2%,抽查合格率比整治前上升了13个百分点。
制定裹蒸粽地方标准
李康廷表示,目前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假冒的肇庆裹蒸粽叫卖,并且整个肇庆裹蒸粽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,“不能让小部分的质量较差的产品坏了肇庆裹蒸粽的声誉”,正制定肇庆裹蒸粽的地方标准。“现在已经送省质监局*组研究,估计不久就会有我们自己的标准了。”
他提醒说,消费者购买裹蒸粽时,首先看包装,质量好的裹蒸粽包装的冬叶颜色鲜艳,如果时间长变质的产品则会发黄;其次闻,有酸味的就变质了,清香味的粽子质量好;*三就是要购买正规大品牌厂家的产品,看清生产日期。
弘扬肇庆特产-裹蒸文化|佳节送礼皇中皇裹蒸粽
发布者:zqredstar 发布时间:2010-07-14 16:17:12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“非遗”县级论证*组认为,蛋黄鲜肉裹蒸,裹蒸这一食品从前就很受人们欢迎,特别难得的是,裹蒸的相关趣闻轶事已记入国史之中,吟咏裹蒸的诗文亦不少,可见这种文化也很早就得到推广。裹蒸的传统制作工艺,经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为规范一致、备受社会关注、且有广应的文化现象。
参与项目论证的*李护暖接收采访时表示,皇中皇蛋黄鲜肉裹蒸,裹蒸是肇庆民间春节的传统食品,是肇庆特产的“文化品牌”,也是岭南文化的*特内容。
弘扬我市传统文化,就应该将“裹蒸”这一文化品牌发扬光大。制作裹蒸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可再生资源,这就确保了这种文化现象有的生命力。同时,其历史渊源深远,如今开发广泛,蛋黄鲜肉裹蒸皇中皇,传承条件充足,这是裹蒸制作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依据。
*指出,裹蒸与粽子其实有很多区别,从文化内涵上看,粽子是我国在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而制作的食品,裹蒸则是肇庆群众过春节时的节庆食品。“史书记载都是‘裹蒸’称谓,而我市也有文化学者曾对两者的区别做过明确分析,希望游客们不要混淆。”肇庆裹蒸粽|粽子加工|粽子批发|粽子团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