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庆裹蒸粽概况发布者:皇中皇
在物质丰盛的今天,城市人吃一只糯米鸡对粽子感兴趣的人实在不多。然而,一种叫裹蒸粽的粽子,却曾经寄托了民众对温饱的祝福和企盼。众所周知,裹蒸粽是广东肇庆的特产。
本人祖籍肇庆贝水,生于广州,活在中山。中山、肇庆、广州是血脉相连的3个城市。从横门珠江口上溯几十公里,就是广州市区。从古镇外海大桥的西江水道上溯100公里,就能看到鼎湖山、七星岩之类的肇庆胜景。肇庆境内大多是丘陵山区,农民刨地再勤快,出产也不能与珠三角平原地区相比。因此我爷爷的爷爷就将“主场”搬到广州,到省城谋生。
沿321国道西行,广州西关距肇庆贝水不过70公里,再走10公里就是鼎湖山,20公里外就是城区七星岩。裹蒸粽是肇庆拿得出手的几样特产之一,说其大名鼎鼎、历史悠久、名扬全国、海外**也不夸张。材料却异常简单,糯米、绿豆、肥猪肉,再加上“秘密冬叶,一共四样。与中山、顺德、广州的菜肴相比,做法简单,材料简陋。不难看出,就隔了这么100公里,肇庆人的日子却远不如省城般红火。
肇庆好不容易出一样特产,也许这段传说是有心人编造的———肇庆人制裹蒸粽始于秦代,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,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,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乾粮,这就是较早的裹蒸粽。
在老家肇庆,还真有几回见过别人做粽子。老人们这样说到:“裹蒸粽的衣服———冬叶是肇庆特有的,别的粽叶包不出这么好吃的粽子。”诚然,本人见过的粽叶,无不颜色枯黄,手感乾涩。说到冬叶,颜色翠绿,摸起来软绵绵的;吃粽子的时候,发现冬叶特有的清香味已彻底渗透到馅料中。
至于裹蒸粽的烹制过程,本人以为讲究耐心即可。猪肉要选肥肉,好让滴滴油香渗透到绿豆中。首先将糯米和绿豆泡好,猪肉要用五香粉、曲酒、酱油腌透。接着将冬叶放入模具,再放入糯米、绿豆、猪肉这三种馅料。最后将裹蒸粽用绳子五花大绑,放入桶里用沸水煮10个小时以上即可。老人们又说:“煮粽子不能用蜂窝煤或煤气,一定要用柴枝,较上乘的是荔枝木。”
每年回肇庆贝水的次数不**过两回,每次叔伯姑姐们总会塞给我几个粽子。
火候猛,时间足,待到冬叶、糯米、绿豆、猪肉四种材料水融,表现出香糯醇厚、裹蒸粽的魅力终于显现出来了。
整个肇庆地级市,不少地方都在做粽子。小号的裹蒸粽,分量至少1斤;特大号的裹蒸粽,迷你蛋黄棕,也许有20斤,块头跟脸盆差不多。以老家肇庆贝水为例,那种脸盆式裹蒸粽往往出现于大小农历节日。亲友围坐于祠堂前的小广场,饭桌上摆着大鱼大肉,中间放着一个脸盆,里面盛着特大号粽子。无论食客是否肠胃欠佳,只要你的祖坟在村里,就必须要吃一口裹蒸粽,颇有点承袭祖荫、太公分猪肉的意味。普普通通的脸盆式裹蒸粽,这时就成了维系亲情、乡情和血缘的纽带
不吃裹蒸 白来肇庆------皇中皇裹蒸粽介绍发布者:皇中皇裹蒸粽
肇庆裹蒸粽始于秦代,曾为御用粽子美食。世界城市合作组织美食2011年授予肇庆裹蒸粽万粽**称号。2012年肇庆裹蒸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被国家批准为原产地保护产品。 肇庆裹蒸的特色:
一是*特的大冬叶包裹。大冬叶是肇庆的特产。冬叶,是北回回线上肇庆*特的植物种,生长在西江流进肇庆段的断壁残垣的旧屋边和乡间小道旁,其厚叶中含有富厚的叶液,外表碧绿发亮,具有色绿、叶香、防腐、含自然的保鲜叶绿素等特点,用冬叶裹粽蒸,嫩滑甘香。
二是肇庆裹蒸粽制作非常讲求。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,肥瘦相间的猪肉,加五香粉、曲酒作调料,馅味醇香、肥而不腻。用大冬叶及**水草包“裹”好后,放到铁桶里用明火蒸煮十个小时,直至糯米、绿豆、猪肉完全融合,有千年裹蒸,神州飘香美誉的裹蒸粽就希奇出炉了。 制作:裹蒸采用纯手工制作。制作器皿多为漏斗形竹木器具,传统则用**大竹帽。将几张冬叶依次铺放在帽的中间,迷你蛋黄棕皇中皇,以10:6: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,迷你蛋黄棕子,绿豆和肥猪肉,依照冬叶包糯米,糯米包绿豆,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,然后在*覆上一到两张冬叶,接着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。放在大甑或铁桶(锅)中用柴火猛火熬煮,边蒸煮边加入清水,直至糯米、绿豆、猪肉融化混为一体。一般要煮8至10个小时。 功效:裹蒸热食时清香扑鼻,入口松化爽滑甘香,肥而不腻,据说还具有补气、止夜尿和增加热能作用。 作工艺被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有限公司承传并发扬传统粽子生产工艺,采用农家优质糯米、绿豆、五花肉及**鼎湖山泉水生产粽子,经10多小时蒸炖而成,粽子味道*特,入口松化、爽滑甘香,米豆融化,色泽玉洁,又因其用冬叶包裹而有特殊香味。 肇庆皇中皇裹蒸粽,除用糯米、绿豆、肥猪肉外,还在其中加入冬菇、鸡蛋、腊肠等,优良的品质深受高级消费群众的青睐。“皇中皇裹蒸粽”号称“华南粽子大王',裹蒸香气横溢,入口溶化,甘香,是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。公司在2006年斥资扩建标准化、规范化新厂区,通过了国家QS生产许可证的审查;2008年公司创建环保节能的蒸煮工艺,节约了能耗,加快了蒸煮速度,增强了蒸煮能力;2009年公司又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及半自动化裹蒸粽生产线,大大提高了裹蒸粽的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,迷你蛋黄棕可加工,使生产及品质管理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。 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获多项殊荣、国家金奖后,2010年年底,“皇中皇” 商标又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广东省*商标,这是专业粽子行业广东省*商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