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肇庆裹蒸起源及文化 】
肇庆裹蒸始于秦代,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,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,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,这就是较早的裹蒸粽了。裹蒸粽,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。南齐书有记载:在皇帝御食中,有“裹蒸”这一道美食。皇帝称:“我食此不尽,可四片破之,剩余权当晚食”。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粽的盛况:“除夕浓烟笼紫陌,家家尘甑裹蒸香”。粽子既是传统食品,五丰裹蒸粽端午节,更是伟大祖国博大精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崇尚自然、返朴归真的食品。
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,一要选用具有色绿、叶香、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;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; 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;四要加五香粉、曲酒作调料,五丰裹蒸粽皇中皇,以使馅味醇香、肥而不腻。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、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;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,直至糯米、绿豆、猪肉完全融合为止,吃起来香糯
日前,太原豪门吉品鲍府大厅展示了一只售价9999元的硕大粽子,据介绍,其材料中“香米是泰国进口的、火腿是西班牙的、松露是法国的、干鲍是南非的……”,并且购买这款粽子赠送车载冰箱的专门运送。此款粽子尽显“豪门”范儿。(《南京晨报》6月12日)
对于富豪和一些握住权把子的人来说,一个近万元的粽子仅仅是高端消费,可是对于普通人,一块粽子就是农民半年或一年的血汗钱。其实就粽子本身而言,五丰裹蒸粽400g,不过是一种民俗、一种象征、一种寄托,是断然不需要真金真银打造而只能看不能食的。此类粽子动辄万元,五丰裹蒸粽,如此天价,平常百姓自是万万消受不起的。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粽子“天价”,掩盖的是一种见不得人的歪曲用心,天价粽子吃的是身份不是口味或习俗。
这些年,“天价粽子”频频出镜、出位,价格的纪录也不断刷新。从几元价格现在发展到万元,粽子的价格万倍上涨。9999元元粽子一事曝光后,*指出,天价粽子满足了有的人群